聚會表

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

上帝八恩

上帝八恩

一. 赦免 (詩103:3a) 神已經鑒察我,也賜我謙虛悔罪的心,這也是被釘在十架上蒙恩的強盜的心願。我是否每時每刻都求神“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”(詩139:24),更為罪得赦免而感恩呢?

二. 醫治 (詩103:3b) 不單是身體的疾病,就是心靈裡的一切傷痛神都醫治。有一位年青人剛信主,進入醫學院讀書,當他讀到以賽亞先知預言主耶穌是受苦的僕人時說:“因祂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”(賽53:5d)便以此為座右銘,不忘記神藉他作醫生,而醫癒病者,都是因主受的鞭傷。今天,你的傷痛得到神的醫治了嗎?這位曾經歷憂患的主,祂就是你一生中最好的醫生。

三. 救贖 (詩103:4a) 大衛在牧羊的時候,常常從獅子及熊的爪中把羊羔奪回(撒上17:37),這正如神多次把他從死亡和仇敵的手中拯救過來一樣,更要緊的是從淫亂、暗殺的罪渦中蒙神救贖(詩51:14)。而在新約,耶穌基督十架捨身,使我們罪人得蒙救贖,脫離魔鬼的轄制,得以稱義成聖,難道我們還不為此感恩嗎?

四. 加冕 (詩103:4b) 這?的“冠冕”在希伯來文中為“加冕”之意。神讓仁愛和慈悲〔或作憐憫〕作為我們生命的冠冕,並勝於君王那金碧輝煌的皇冠。11月4日是美國大選日,美國今天急須神的仁愛和憐憫。讓我們為國家執政掌權的作這樣的代求吧!而我們自己也要在心中渴慕能以此為一生之冠冕。

五. 滿足 (詩103:5) 聖經說,神看所造的萬物都是美好的(創1章),祂所賜的都是美物,有了敬虔和知足的心,便是最富有的人,如獲大利(提前6:6)。有知足的心是如老鷹換喙脫毛般的返老還童的長壽祕訣。 最近,美國的經濟衰退,股市狂跌,我們不免會感到心情沉重。但是,在如此蕭條的環境下,我們是否仍然為桌上日用的飲食而感恩?“雖然...圈中絕了羊,棚內也沒有牛;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,因救我的神喜樂。”(哈3:17,18)

六. 伸冤 (詩103:6) 世上萬國的法律有否絕對的公義呢?只有神才有公平。公義的王必賜恩,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(施行tSv一字指公平的審判),故此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,生出嫉妒(詩37:1)。你當等候耶和華,遵守祂的道,祂就抬舉你(詩37:34)。願我們的心在受冤屈時也稱頌祂。

七. 指引 (詩103:7a) 以上六項神的恩典,大衛用希伯來原文的動詞主動分詞去描寫,第七和八項是用同一動詞未完式分詞。意即指引或彰顯。神還在繼續指示我們,並彰顯祂的道路和法則,賜智慧行在其中,讓我們一生都感謝祂。神使摩西知道祂的法則,有智慧帶領百萬人出埃及,經曠野四十年。前曾牧羊,今則牧人,都靠神賜智慧之恩。

八. 顯榮 (詩103:7b) 古時至現今神如何對選民以色列人彰顯祂的作為,前曾在每早晨賜新鮮的嗎哪,日間以雲彩引路,晚上以火柱保護;而今的以色列雖如彈丸之地,卻如星閃耀在世上。在我們一生中也看見神奇妙的作為,但有沒有像往昔的以色列人,心裡常常迷糊,竟不曉得神的作為?(來3:9-10)當我們與神親密,常常禱告靈修,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我們(詩25:14),彰顯神的榮耀的作為,這都是神的恩典。

“耶和華有憐憫,有恩典,不輕易發怒,且有豐盛的慈愛。”(詩103:8)

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

cpcyoung.timothy 辨别真假洋文凭

10383转.帖:

新.闻.链.接:假.文.凭.的.帮.凶

http://users3.jabry.com/mbabm/




2009-07-2610:26:01

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

聖經每日格言【建立美好關係】

聖經說:『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,晝夜思想,這人便為有福!』詩篇1:2

每日格言
週一:愛人不可虛假,惡要厭惡、善要親近。 羅馬書12:9
週二:要愛你們的仇敵,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。 馬太福音5:44
週三:不要以惡報惡,眾人以為美的事,要留心去做。若是能行,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。 羅馬書12:17-18
週四:凡事都不可虧欠人,惟有彼此相愛,要常以為虧欠。 羅馬書13:8
週五: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 腓立比書2:4
週六:你們不要論斷人,免得你們被論斷。 馬太福音7:1
週日:凡事不可結黨,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,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 腓立比書2:3

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

尼布爾祈禱文

Dear all...

尼布爾的祈禱文
願成為我們每天的力量跟禱詞..

尼布爾祈禱文

「上帝求袮賜給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;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;更賜給我們智慧,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,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。」"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,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,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."-By Reinhold Niebuhr